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糠和米本是相依倚,被簸扬作两处飞。”这是元代《琵琶记?糟糠自厌》中的唱词,在商丘市豫剧团新排大型古装豫剧《李香君》中被巧妙地运用,一次次响起在那生离死别的时刻,特别是女主角李香君的扮演者国家一级演员
“糠和米本是相依倚,被簸扬作两处飞。”这是元代《琵琶记?糟糠自厌》中的唱词,在商丘市豫剧团新排大型古装豫剧《李香君》中被巧妙地运用,一次次响起在那生离死别的时刻,特别是女主角李香君的扮演者国家一级演员陈新琴淒婉回旋的唱腔,荡气回肠,催人泪下。
我不懂戏剧,但对传统艺术非常热爱。可由于小城文化设施不多,接触的机会也少。最近,我有幸在剧场观看了由县文化局组织的一场演出,曲目便是根据孔尚任《桃花扇》剧本改编的《李香君》。这部精心编排的剧目演绎了明末清初南京名妓李香君与“明末四公子”之一侯方域的爱情故事,讲述了一个烟花女子在国难当头之时怒斥阉党余孽、激励丈夫抗清报国的凄美传奇。
大幕徐启,便把观众带到了烟花三月的江南,琵琶轻弹,轻舟悠荡,游人如织,楼台亭榭隐映在烟雨之中。舞台灯光设计也极具艺术欣赏力,随着剧情的变化时浓时淡、时隐时现,与剧情浑然一体。“青砖小瓦马头墙、绣帘挂落花格窗”,秦淮风情尽入眼底。在媚香楼上,一幕爱情故事上演了。侯方域,字朝宗,是明朝户部尚书侯恂之子,祖父及父辈都东林党人,均因反对宦官专权而被黜。其文章风采,著名于时。李香君,苏州人,与董小宛、陈圆圆、柳如是等被称为“秦淮八艳”。她与侯方域一见倾心,至死相爱。故事一波三折,在风雨飘摇的明朝末年,他们的命运也与国家命运一样,经历了残酷的合合分分。这出戏不同于寻常的才子佳人戏,李香君和侯方域的爱情爱得纯洁而高尚,看后让人怦然心动,激情满怀。魏忠贤的干儿子阮大铖为了保全自己,想通过侯方域去劝说其他复社公子手下留情,便通过侯方域的朋友暗中为侯方域置办了结婚的酒宴和婚服。当香君得知此事后,毅然脱去红妆着素袍,把东西还给了阮大铖。时局突变,新主即位,阮大铖成了座上客,开始对复社公子进行报复,无奈方域只得远走他乡避难。分别之时,方域一步三回首,香君一送再相送,一把诗扇成了他们相思的信物。抓不到侯方域,阮大铖便打起了香君的主意,要把她嫁给一个官员。香君既嫁侯郞,便至死不渝,头撞八仙桌,血洒诗扇,状如桃花。受伤后的香君依然坚强不屈,以一弱女子与强势力进行抗衡,她经历着战火硝烟,饱尝着分离之苦,如一枝白梅在风雪中绽放。她坚信,朝宗会回来的,当媚香楼人去楼空的时候,只剩下她一人在苦苦等待,当她终于等到了那一天时,见了侯方域第一句话就是:我知道你一定会回来的!言毕,二人相拥而泣。经历了这么多灾难,他们的爱情之树愈加青翠。侯方域见到了桃花扇,了解了香君为他受的苦,决心不离开香君,和香君一起回到了故乡。在归德府(今商丘)他们过上了几年夫唱妇随的日子,但战火又烧到了中原。侯方域不愿心爱的人再受分别之苦,两耳不再想闻窗外之事,为了过安稳的日子,他甚至想参加清人的科举。此时,香君表现出让男儿自愧的凛然正气,她怒撕桃花扇,申明大义,激励丈夫投笔从戎。侯方域如梦方醒,在妻子面前重拾豪情,投入了反清的队伍之中。
曾经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用戏剧的形式艺术地再现,让家乡的人倍感亲切,观众也颇爱感染,演出之中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后来查阅资料才知,李香君被接回归德府后,因出身低贱,被赶到距城7公里的侯氏庄园(今李姬园)居住。由于侯府是官宦世家,门第清高,她也侯方域也不能常常相见。李香君因被歧视,终日郁郁寡欢,日久成病,终于含恨而死。侯方域为香君立一石碑,上书“李香君之墓”五个大字,下有“卿含恨而死,夫惭愧终生”的小字。碑前有一石桌,供祭奠之用。石桌前有一石礅,上刻“愧石礅”三字。侯方域经常坐在愧石礅上,忧思爱妾,久久不去。如今,香君墓仍在,其居住过的庄园改名李姬园,就位于商丘睢阳区西南7公里处。有了这出戏的演出,想必又有多少后人去凭吊这一对令人敬仰的才子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