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如果说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自己的事情,那么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没有这种选择。我这里说的第一步,泛指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那个时间段参加工作的人,基本都有这样的经历,那就是学徒。起码这种制度来自两个方面的规定
如果说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自己的事情,那么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没有这种选择。我这里说的第一步,泛指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那个时间段参加工作的人,基本都有这样的经历,那就是学徒。
起码这种制度来自两个方面的规定。一个是延续着约定俗成的论资排辈定律,另一个来自国家制订的制度,说白了,没人去追究它的来历,人们相安无事的接受着,顺其自然的乐享其成。
这种制度的本身,延续了子承父业的机制,多多少少带着封建残留的遗迹,带着禁锢人才框框,带着没有选择的余地,即使这样,它仍维系着公共体制的运转。老子的职业,天生就决定了世袭的继承,这是有律可依的。于是,一个单位,一个工厂,一个企业,天生的造就了近亲繁殖,形成了七大姑八大姨混杂存在的状况。
教授学徒工的直接对象是--师傅。从古至今,师傅是尊敬的称谓,是衣食父母的化身,是你的始作俑者,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先哲们的教诲更是耳熟能详。拜师,即使是进入了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仪式。就与千年的媳妇熬成婆一样,师傅也是年头熬出来的,当上师傅了,就象征着自己已经高了一个档次,已经掌握了一门技能,已经有了教导下一辈的资本。
师傅也有岁数小的,还有男女之别,虽然也有父字辈“走后门”选择的因素,但原则上还是组织指定的。但凡先于你跨进工作门槛的,不论大小,都是你的师哥师姐,这也是不成文的规矩。在同年代,正规场合人们都称同志,但出门办事,寻路问道,见面都称师傅,就象现在称先生一样,称谓也有它的特定历史阶段。
学徒工的标志之一,就是学徒的工资,也叫生活费。无论天南地北一律从十八元挣起,有差异的,也是地区不同的补助造成。第二年二十元,第三年二十二或二十三元,这期间还享受国家规定发给的衣服费。学徒的年限是三年,如论如何得干满三年才算出徒。
学徒期间,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早于师傅到达职场,打扫干净环境卫生,做好工作前的准备,给师傅沏一杯水,买买早点什么的,这是再正常不过了。碰到技术性强的工种,哪个师傅都想留一手,不是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俗语吗?心眼儿“活泛”的,师傅偏点心多教教,心眼儿再灵的,只能“偷手艺”,剩下木纳的,只能循规蹈矩的学,同一天参加工作,在时间与各自表现分离中,变得参差不齐了。出徒后遇上技术比赛什么的,那就吃亏大了。
一般情况下,师徒如父子的多,一生都打下了交往亲情的基础,反目成仇的也有,少。这种师徒的情谊,往往要沿袭很长的时间,有时是一辈子。工作上,生活上,相互关照的事情多不胜数,久而久之,从徒弟里择婿选媳,师傅变成公婆,岳父母的也是常有的事。
再后来,这种规矩被打破了,学校分配的学生,部队复员的退伍兵,与子顶父职的,全都搅在了一起。学徒的制度,内涵,发生了改变,随着招工制度的变革,进人渠道的多样化,学徒工制度,渐渐地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
不论现在多么开放,职业选择多么自由,但我们隐隐还能看到这种制度的影子。毕竟,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勤学苦练,爱岗敬业是受人尊敬的,而掌握的一门看家本事,是要付出学习代价的,也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