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 年那会热血传奇刚上线,咱这些第一批入坑的玩家,除了琢磨怎么在比奇城砍鹿攒钱、怎么避开稻草人偷袭,最操心的就是热血传奇卡多少钱 —— 毕竟没这卡,哪怕你练到七级能穿轻盔了,也照样进不了游戏。那时候网吧还没现在这么多连锁,大多是小区里或者学校附近的私人小店,一到放学或者周末,机器前全是攥着零钱的玩家,围着老板问 “有传奇卡没”。记得最常见的是 35 块钱一张的点卡,背面印着卡密和使用说明,能冲 40 个小时游戏时间,别觉得这时间多,当时玩起来根本没概念,有时候盯着屏幕砍僵尸,不知不觉三四个小时就过去了,回头一看时间条,心里还得算着剩下的时长够不够再下一次猪洞。

那时候买热血传奇卡可没现在这么方便,没线上支付,全靠线下跑。网吧里的卡一般卖 35 块,一分不少,因为老板知道你急着上号,不愁卖;要是去报刊亭,运气好能碰到 33 块的,便宜两块钱,够买瓶冰镇汽水,所以不少玩家宁愿多绕两条街也去报刊亭买。还有些小卖部会顺带进个十来张,价格和网吧一样,但胜在人少不用等,有时候晚了一步没买到,还得跟老板说 “下次到货了记得给我留两张”。我有次为了买卡,放学绕到城郊的报刊亭,结果老板说刚卖完,只能又折回市区的大网吧,来回折腾快一个小时,拿到卡的时候手心都攥出汗了,生怕再晚一步连网吧的机器都被占了。
其实 2001 年下半年的时候,官方还推出过月卡,价格大概 98 块钱,能玩一个月,比点卡划算多了,适合天天泡在游戏里的重度玩家。那时候我们网吧有个固定的小圈子,五六个人凑钱买一张月卡,轮流上号,你白天玩我晚上玩,分摊下来每个人也就二十来块,比单独买点卡省不少。不过月卡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卖,小县城的网吧基本见不到,得去市区的连锁网吧才能买到,所以当时谁手里有月卡,在圈子里都特 “有面儿”,有时候还能用月卡换游戏里的装备,比如一把凝霜或者一件重盔,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的 “交易” 可比现在纯粹多了。
要说当时对热血传奇卡价格的感受,那真是 “几家欢喜几家愁”。刚工作的年轻人月薪也就一千出头,一张 35 块的卡相当于一天的工资,所以玩的时候特别珍惜,不会像现在这样随便挂机,每次上线前都得想清楚 “今天要打什么怪、要攒多少金币”,生怕浪费时间;学生党就更难了,得省好几天早餐钱才能凑够 35 块,我同桌那时候每天只吃两个馒头,攒了一个星期才买了张卡,结果玩了不到三个小时,被他爸妈找到网吧揪回家,卡还在机器里没退,第二天去的时候机器已经被别人用了,他蹲在网吧门口差点哭了,现在跟他聊起这事,还能笑半天。
那时候的热血传奇卡不仅是充值凭证,还是个 “纪念物”。卡的正面印着游戏里的角色,有战士举着裁决,有法师放着闪电,颜色特别鲜艳,不少玩家用完了也不扔,夹在课本里或者贴在书桌旁,有时候同学之间还会互相换卡,看谁的卡图案更稀有。我现在抽屉里还留着两张当年的卡,边角都磨破了,卡密早就失效了,但每次看到都能想起那时候的日子:夏天的网吧里满是汗味和泡面味,风扇吱呀转着,屏幕上是熟悉的传奇画面,耳边全是键盘敲击声和 “快帮我加个血” 的喊声,手里攥着热血传奇卡,心里满是期待 —— 那时候的快乐,好像真的比现在简单多了。
后来玩的时间长了,也摸出了些 “省卡” 的小技巧。比如白天上课的时候,让有月卡的朋友帮忙挂着机,自己晚上再上号认真玩;要是点卡快用完了,就先把游戏里的东西整理好,把金币存到仓库,避免下次上线手忙脚乱浪费时间。还有次我点卡只剩一个小时了,硬赶着去蜈蚣洞打了个小白猪,爆了把井中月,赶紧截图保存,然后退出游戏,那种 “赶在最后一刻有收获” 的兴奋,现在玩再多手游也找不回来了。现在偶尔在二手平台上看到有人卖当年的热血传奇卡,价格都炒到一百多了,买的人大多是老玩家,不是为了用,就是为了留个念想 —— 毕竟那一张张卡背后,藏着的是我们整个青春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