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浙江的乌镇、江苏的周庄和同里,是时下保存得最好的江南三大古代名镇,自然也就成了旅游胜地。在秀雅柔美的江南,同里袖珍得有如一汪清池;在水波洞天的同里,退思园便成了泊在水中的一朵莲。作为江南古镇中独树一帜
浙江的乌镇、江苏的周庄和同里,是时下保存得最好的江南三大古代名镇,自然也就成了旅游胜地。在秀雅柔美的江南,同里袖珍得有如一汪清池;在水波洞天的同里,退思园便成了泊在水中的一朵莲。作为江南古镇中独树一帜的“世界文化遗产”退思园,连同那“雨带春潮、舟横野渡”的水墨景致,在一片吴侬软语中,被美化成许多故事,常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退思园确实很有特色,和大多数苏州园林一样,深藏不露,且曲径通幽,别有洞天。这与“藏富于内、低调做人”的吴文化密切相关。如若在傍花依柳、翠掩重门的季节入园,你会在水气清新的微风中,领略“岁寒居”、“眠云亭”、“菰雨生凉”轩、“闹红一舸”等建筑的风采,体会独特的文化底蕴,其错落有致的美,好像一位打扮得体的江南女子,让你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她清纯无比的典雅。
退思园修建于清光绪年间,园的主人是当时“引咎辞退”的官员任兰生。退思语出《左传》中“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当地人将任兰生美化成极具文化素养的清官,说他原为落魄书生,曾投效军营,后在安徽代理兵备道、按察使。任上,他兴修水利、赈灾荒、办教育,甚得民心,是清代官场上为数不多的良吏,且称“所劾皆不属实”,是一个被冤枉了的清官。事实果真如此吗?
据地方史料记载,这座精美的园林当时的造价约为10万两白银。任兰生的最高官衔,相当于现在的厅级干部,当时的年俸也就是130两白银。以此类推,就是省吃俭用也要80年才能积攒到造此园林的资金。根据《吴江县志》记载: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同里镇人,清咸丰八年(1858年)入皖军。因镇压捻军“有功”,清光绪三年(1877年)署凤颍六泗道,五年实授。……光绪十一年,被劾削职……前后也就做了8年厅级干部,哪来这么多家产?有人说任兰生造园凭的是父亲遗产,这一说法缺乏史料证明,且与任兰生早年为“落魄书生”相矛盾,不可信。原来,他在安徽的凤、颖、六几个地方任兵备道,还兼着淮北牙厘局及凤阳钞关之职,相当于今天的地税局和海关一样,往来商贾络绎不绝,他便干起“雁过拔毛”的营生,中饱私囊,发了大财。
众多游览者叹此园诡秘莫测,称“藏锦绣于平淡之中,纳玄机于奇崛之内”,不难看出园主人老谋深算的风格。《同里志》记载,退思园是同里数十座宅园中最华美的一座,而园主人也与众不同,是同里历史上40个进士中唯一的武进士。《苏州杂志》记载,任兰生在剿杀捻军时,因追杀时有恻隐之心没有做到斩尽杀绝而遭弹劾,慈禧大怒,召他进京受审。当时他的好友左宗棠、彭玉麟得知后修书告诫,无论慈禧说什么,只能答“是”,切不可为自己辩解;如果慈禧问他今后怎么办,就说:“退而思过,进而报国”八个字。
任兰生依计行事,果然逃过一劫。我们现在说得很轻松,而当时任兰生的心情是很难想象的。按当时的法律,如果获罪可判满门抄斩,子孙杀尽,一个不留。任兰生回到同里后是老泪纵横,就像在地震灾区从废墟下获救的人一样,劫后余生,经历了掉脑袋的恐惧,又有丢官回乡的蒙羞和捡回一条性命的庆幸,可以说是百感交集。他下决心、花大本钱修建这座园子也真是他当时人生价值观的一种体现,他是贪官,但不是懒官,从政时做了不少事、吃了不少苦。他要善待这条捡回的命,寄情园中,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菰雨生凉”轩中有一副对联:“种竹养鱼安乐法,读书织布吉祥声。”可以说是他当时心理状态的写照。
然而,惊魂稍定,他又不安分起来,眷恋起官场上呼风唤雨的威风,打起东山再起的主意,四处拉关系、找门子。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后,任兰生终于得“进”被重新起用,去镇压回民起义,最终战死疆场(也有人说死于救灾保民),死在任上。
官场的进退到底是祸是福?看来很难说清。
记起一次政协召开民主生活会,按照会议要求,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每个人都要分析自己的不足。会议上有几个人却在诉苦,认为他们吃了很多苦,对党和人民做出了很大贡献,组织上却让他们提前离开重要岗位,心里很是不平。是啊,有几个能真正做到“退而思过”?那些即将离任和已经离任的政府官员,也有人正购豪宅、搞精装修,他们也在“造园”,所不同的是任兰生造的享乐园冠以“退思园”的名称罢了。当然,也有“退而思”的,却很少有人思“过”,更多的是记录金戈铁马的戎马生涯和自以为高明的经世言论,然后摆在新华书店的橱窗里,感觉是为子孙、为后世留下了一笔“精神遗产”。真正做到“退而思过”者能有几何?
退思园里有一处用细石铺就的吉祥图案,据说当官的人只要在上面走一走便能沾上升迁的好运,于是这些石头便日渐光洁,而且将来还会有人带着十足的虔诚一次又一次地在上面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