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小时候,我只知道在我县北部的大山里,在山西与河南交界处有一个很传奇很神秘的地方叫三姑泉,那里交通不便,路途遥远,要到那里去,需沿铁路,钻山洞,过亚洲跨度最大的独孔桥。我第一次去到那里,是上世纪八十年代
小时候,我只知道在我县北部的大山里,在山西与河南交界处有一个很传奇很神秘的地方叫三姑泉,那里交通不便,路途遥远,要到那里去,需沿铁路,钻山洞,过亚洲跨度最大的独孔桥。
我第一次去到那里,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那时侯,我刚从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山区的一个偏僻的小村里教书。大约是1984年春末夏初的一个星期天,我和同在山区教学的几个同学去游览,见到了藏在大山深处的一弯碧水大泉湖,见到了梦寐以求的三姑泉,看到了泉水象河流一样,从一人多高的地洞里汹涌流出。我记得我和同去的几个人,还在洞边搬了块大石头往洞里扔,石头刚扔进去,很快就被流水冲出来,我感到十分地惊奇。
我见到过许多山泉,那些泉水都细小而温顺,静谧而柔缓,不象三姑泉这样水势浩大,喷涌争流。
后来,我又读了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读到了《水经注》对三姑泉的详细描述:“丹水以东南历西岩下,有大泉涌发,洪流巨输,渊深不测,单藻茭芹,竞川含绿,虽严辰肃月,无变萱萋。”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禁想到,在1000多年前,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能够亲自来到这样偏僻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可见在当时这个泉也一定非同寻常,有相当的知名度了。在距三姑泉不远的大泉湖两岸,还有两个泉,一个叫大姑窑,一个叫二姑洞,这两个泉现在都已经干涸。自古迄今,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翠崖脚下三口洞,喷云吐雾浪飞腾,大姑二姑羞未出,三姑立志人间行。”伴着民谣一起流传下来的还有一个三姑发水淹怀庆的神奇传说。
1988年8月全国著名风景园林专家,武汉大学教授黄树业先生来焦作考察山水名胜时,根据三姑泉的水流量(常年为4个流量,丰水年可达7。5个流量)指出:三姑泉,很可能是华夏第一泉。
三姑泉的流量是否是华夏第一,无关紧要,但这股水确实是惠及了百姓,给下游的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清康熙年间,河南巡抚阎兴邦巡视丹河时兴致所至在石佛滩的石壁上刻诗留言曰:“沁之丹林,丹水所出,流经野王,溉田千百,今籍通漕,为民筹度,春开夏闭,络以竹石,涓涓不息,长我禾稷。”刻在石壁上的文字已成为历史的记录,这无异是唱给丹水,唱给三姑泉的一首无声的歌。
截止到今天,在丹水下游的博爱县境内还生长着13000余亩竹子,“家家门前水,处处竹为邻”成为当地人民群众世代生存环境的真实写照。
二十世纪60年代,博爱人民在三姑泉下游三公里处的青天河村修建了一座容量二千一百万立方的青天河水库,还修建了两座中型水电站,从此三姑泉便被水库的蓄水所淹没,泉水喷涌的奇观被掩藏到大泉湖水的深处,“三姑泉”这个名字逐渐被青天河水库所取代。到了九十年代,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青天河这块神奇而美丽的地方也逐渐发展壮大,逐步成为风景名胜区。而三姑泉却被淹没在湖水之下,为了纪念她的存在,人们在它的水面上方刻下了鲜红的三个字“三姑泉”。
近几年来,青天河迎来了一个个黄金周,接待了一批批游客,当游艇从大泉湖上驶过,当“三姑泉”三个字映入人们的眼帘,却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三个字的水面以下的几十米深处有一个喷涌勃发的大泉,很少有人知道承载着我们航船的这湖水竟有四分之三是从她的身体里喷涌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