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有时候会问自己为什么喜欢陈寅恪?对啊,我为什么喜欢陈寅恪呢?是因为倾慕他“三百年一出”的渊博才识吗?然而五千年文学史并非只有他达到前无古人的学术高度。是因为他是集历史学家、爱国诗人、国学大师诸多头衔于
有时候会问自己为什么喜欢陈寅恪?对啊,我为什么喜欢陈寅恪呢?
是因为倾慕他“三百年一出”的渊博才识吗?然而五千年文学史并非只有他达到前无古人的学术高度。是因为他是集历史学家、爱国诗人、国学大师诸多头衔于一身的百科全书式人物之故吗?但是在民国那个群星璀璨的学术天空中,出身名人而又才艺绝伦的绝不止他一人。那是因为他写下《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对科学院的答复》这等不朽的文章之故吗?
我想都不是的。我喜欢他,不是因为他是写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善变”的纳兰性德;不是因为他是"再别康桥"的徐志摩;我喜欢他,只是因为他是陈寅恪,古今中外唯一的陈寅恪。
他是辗转欧美游学十七年的孤独学子,他没带回任何一张文凭,所以我并非喜欢他的头衔。他是“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的落寞诗人,所以我并非喜欢他的繁华荣耀。他是红卫兵广播批斗的“资本主义走狗”,所以我并非喜欢他的“百般受宠”。
而我也不会忘了他在清华执教的黄书布,不忘他在茅草屋中对中国中古史的天才见解;不忘他晚年失明、膑足犹穷十年之力撰写《论再生缘》与《柳如是别传》的坚韧;不忘他所构造出的明亮而宏阔的学术世界;不忘他临终时“涕泣对牛衣,卅载都成肠断史;废残难豹隐,九泉稍待枯眼人。
将来或许有比陈寅恪更聪明的人,但没有他的人生经历;有他那样人生经历的,没有他天生的照相机般的记忆力。比他不幸的,没有他对”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民族气节的坚持,比他更坚持民族气节的,没有他不幸。对中华学术付出比他更多的,没有他的学识;学识比他高的,没有他在国难、家恨以及个人的不幸中对学术一生的付出。或许有人比陈寅恪更为铁骨铮铮,更为刚强无欲,但是有谁敢直言做学术要不受任何政权拘束,并要求全中古研究所不要先存马列的观点再来研究学术?
我想,因为我理解陈寅恪,所以我喜欢陈寅恪。
如果你想看中国龙脉的发源地,你应该去看昆仑山。如果你想体会何为不倒的宏伟建筑,你可以选择长城。而如果你想了解中国文人,那么我想应该去读陈寅恪。
我读他”自甘沦落“的文章,读出了乱世文人的不甘沦落;读他的”最是文人不自由“,读出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无比光芒。在满城滚滚红潮中,我读出一个旷世文人的无比坚韧。我读陈寅恪,知道了为什么刘文典敢脚踹蒋介石;为什么钱钟书敢讽刺国民政府;为什么瞿秋白敢在《流氓尼德》中大骂北洋军阀。辜鸿铭说他最佩服两个人,一个人是他自己,一个是梅贻琦。他说他自始至终都当前清遗老,而梅先生自始至终都走革命路线,这种具有”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精神的文人是他敬佩的文人,我想说陈先生也做到了。
我恳求每位读者莫要轻易弹响陈先生的生命交响曲,因为在他跃动的每一个灵魂乐符深处都会有肖邦不懂的哀伤。
你不懂他,请别诋毁他;你不懂我,请别接近我。
如果你听到过”渺渺钟声出远方“看到过”依依林影万鸭藏“,深切体会过有那么多人的世界,却听不懂你的话的寂寞,你或许会明白,为什么有人宁愿负气终生,只留给世界一个夕阳下拉长的背影。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有一个穷人家的小孩到富人家里去做客,他从没看到过大理石铺就的地板,不敢进富人的家里。回到家里,小孩把感受告诉父亲,父亲说:”孩子,你尽管踏进去,再美的地板,也是给人踩在脚下的。“
没多少人看过《柳如是别传》,但是多少人津津乐议着《河东狮吼》;没多少人看过《论再生缘》,可是却有很多人看过《再生缘》。相比于exo,郭敬明,陈先生是无名的,他生前抑郁不得志,死后亦关注者不怎么多。
然而陈先生将继续存在下去,与”天壤同其久,共三光而用光“;而有些当红人物却经不起历史的推移而被人们遗忘,因为再美的地板,也没有无人问津的雕刻值钱。
真正的聪明,体现在与众不同的真性情;而与众不同,往往会寂寞。
然而自古以来无论是谁,若想站在群山之巅,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忍受寂寞。
平生所学惟余骨。陈先生的孤独,虽败犹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