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情岁月之——拉歌
在部队两个多星期了,每天就是宿舍——食堂——操场——厕所。高强度的训练使人疲惫不堪,而高压的政策更是让人难以忍受。不许新兵之间交流、不许讲家乡话、不许与老乡交流,吃饭不许讲话、训练不许讲话、休息不许讲
在部队两个多星期了,每天就是宿舍——食堂——操场——厕所。高强度的训练使人疲惫不堪,而高压的政策更是让人难以忍受。不许新兵之间交流、不许讲家乡话、不许与老乡交流,吃饭不许讲话、训练不许讲话、休息不许讲话,不许问为什么,不许叫苦,等等,简单的说,除了训练吃饭洗刷上厕所不能干别的,除了报告班长我要上厕所或者报告班长我回来了,别的话什么也别说。都是十七八岁的孩子,活蹦乱跳的,这不能干那不能说的,憋了两个星期,最难熬了,体内聚集了大量的能量亟待喷发。团里面要放电影给新兵看,连队这个时候上上下下有一种临战气氛。连长亲自教我们如何拉歌,反复练习了很多遍,才让一名排长指挥我们练习。第一次全团新兵集会,连队希望展示我们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训练成果,不输给其他连队。
拉歌最关键的是要听从指挥。指挥者声音要洪亮,底气要足,指挥的手势要刚劲有力果断干脆,还要能用鲜活的语言刺激对手压制对手。而在底下唱的人,要看准手势,或唱或鼓掌都要拼尽全力,合到节拍。有一个人乱了,就会有杂音,就不能显示整齐划一、一切行动听指挥的训练效果。
到了礼堂,坐定后,一名班长指挥我们唱完一首歌,而后拉歌就开始了。为了给对手一个下马威,连长亲自出马指挥。我们团有三个新兵连,我们是一营新兵连,拉歌挑的对手是二营新兵连。
连长吼到:我们唱完该谁唱?
“二连!”
“二连兄弟们要不要来一个?”
“要。”
“二连弟兄们——哟嘿”
“唱支歌呀么——嚯嘿”
“你们的歌儿唱得好呀嘛唱得妙——唱一支呀么嚯嘿”
“我们给二连弟兄们一点掌声。”
先是一阵胡乱拍的热烈掌声,然后就是有节奏的掌声。在连长的指挥下,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刺激着对手,也调动着我们浑身上下每一个细胞。
如果此时对手还不应战,我们就会唱:“我的心在等待永远在等待。”二连连长就挂不住了,挽了袖子,开始应战了。应战得先用歌声表示,在二连起头开始唱的时候,我们也开始唱。大家鼓足了劲,拼命地吼叫,希望能压制对手的歌声。二连的兄弟也不是吃醋的,早已卯足了劲,拼了命的撕扯着嗓门。
一曲完了,拉歌就进入白热化的拉锯战了。双方将士互不相让,针锋相对,你起掌声我就高歌,只有一个目的,用自己更高的声音压制对手。指挥者这时候最受考验,声音小了下面听不到命令,就不能很好的执行。有时候,指挥者会跳到凳子上,让后面的兵能清楚的看到手势;有时候着急了,甚至脱离指挥位置,似乎要孤身冲入敌群;有时候感觉自己不如对方指挥者,会马上要求更换己方指挥者,集体主义荣誉感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得到诠释。
随着礼堂内高分贝的声音此起彼伏,我们的精神被调动的极度兴奋,压抑了两个多星期的能量此时得到尽情释放。大家虽然坐着没动,但在吼叫中,热血沸腾,犹如扛枪冲锋陷阵,与敌人奋力拼搏厮杀,直拼得大汗淋漓。
拉歌的时间不会很长,结束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意犹未尽,即便看完电影了,在回去的路上,我们的心中依然被激动包围着,久久不能平静。
四年的军旅生活,参加拉歌的次数多的记不清。唯一记得的就是每一次拉歌自己总是会热血沸腾,拼尽全力。也许有的人见多了电视上拉歌的场面,不以为然,我想说的是,只要你身上的血是热的,把你放到战士中一起拉歌,你一定会和我一样,尽情释放自己膨胀的激情。
版权声明:本文由迷失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