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怜的大姨
姥姥有六个子女,除了大姨没有上过学之外,其他的都读了书,分配工作,现在都拿工资。姥姥说,大姨小时候就不好上学,姥姥让她上,她就不上,后来姥姥也就随她了。大姨后来只能嫁到了农村,肚子还算争气,生了三儿两
姥姥有六个子女,除了大姨没有上过学之外,其他的都读了书,分配工作,现在都拿工资。姥姥说,大姨小时候就不好上学,姥姥让她上,她就不上,后来姥姥也就随她了。大姨后来只能嫁到了农村,肚子还算争气,生了三儿两女。现在大姨的二儿子都当爷爷了,大姨也升级成为老太。大姨的重孙今年6岁,如果算上我们92岁的姥姥,就是五世同堂。大姨一共认识不超过十个数,小时姥姥让她去数鸡,她查不过来,就汇报说黑的几只,白的几只,花的几只。直到现在,大姨都不会算帐,她身上如果超过一百块钱,就不知道往哪里放。有一次我和她一起进城,我给她买了车票,在路上时不知怎么搞的,她把身上仅有的二十块钱给搞丢了,她急得不行,翻遍了身上的每一个口袋,我对她说:“大姨,找不到就别找了,你的钱丢了,我给你就是了。”后来终于找到了,她的心情才算稳定下来。因为大姨身上没有钱,所以遇到哪个亲戚家办事,需要随礼的时候,她往往拿不出钱来,而她自己家原来办事的时候别人随了礼钱,按道理她应该回礼,这个时候姥姥偷偷给她身上塞两百元,让她随礼。别看姥姥九十多岁了,姥姥的身上从来不缺钱,有时候姥姥那里能放一两千块。
按照三姨的话,如果换了一个人,大姨现在存的钱二十万也应该有了。大姨父原来的单位,人少,东西多,所以大姨父下岗买断的时候,单位里一次性给大姨父分了十几万。当时大姨父已经去世了,大姨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领钱的时候,是她的大儿子带她去签的字。领到钱后,就被她大儿子收着了,直到现在,她也不知道究竟补了多少钱。她大儿子搞房产开发,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下面的两个兄弟也搞不过他,钱也要不回来。当时她大儿子拿到钱的时候,对他的两个兄弟说:将来老妈有事,不用你们管了。意思是包干到户了。所以大姨的二儿和小儿子说:“随他便好了,反正我们不用问了,死也罢,活也罢,挨不着我们的事了。”
就这样,大姨父补的钱,大姨一分钱没落着。有人看不过去,就怂恿大姨向大儿子要钱,大姨说:“我才不会要哩,我可不想得罪他。”按大姨的理论,如果她去问大儿子要钱,会得罪大儿子,让大儿子不高兴,而且钱也不一定能要得回来,也就那样脓着过了。
大姨的二儿子盖房子的时候,去给大姨父要钱,当时家里没有那么多的钱,于是大姨父就去向大女儿家借了八千元,给二儿子家用。后来二儿子不还这八千元钱了,说这是老爷子的钱,不是他妹子的钱。他妹子活生生吃了个哑巴亏。为了弥补损失,大姨的大女儿就拿走了大姨的低保折子。大姨现在的收入,每个月有260元的低保,还有50元的失地补助,同时还有因大姨父去世给的遗属补助280元,这些钱加起来也有五百多,这五百多被大姨的大女儿拿着,用以抵消她哥哥借的那八千元。其实谁都知道那八千元应该早就还够了,但是她硬是拿着不给。反正大姨也放不好钱,就那样放在大女儿家,至于有多少钱,她还是模糊的。所以大姨名义上有钱,可是她的钱全部都被子女们把持着。她平时花不到一分钱。
大姨现在跟着小儿子过,那二层楼的房子还是大姨父在的时候给小儿子盖的。大姨现在有肾积水,有时候痛得腰都直不起来了,可是没有人愿意出钱给她看病,不但如此,还要每天弯着腰给她小儿子家里干活,包括全部农活。吃饭的时候,大姨反而变成了小媳妇一样的,要看人脸色。有一次姥姥去了,花20元买了一只鸡,大姨的儿媳妇抢先拿过去,烧水把鸡毛给褪了褪,开始做。做完之后,只给桌子上端了一盘,大部门都留在锅里。桌子上这一盘鸡被大姨的两个孙子孙女占着,大姨的小儿子和媳妇一人端一碗饭,下面放一点米饭,上面盖满满堆起来的鸡肉。姥姥只夹了两块,看大姨没得吃,就把自己的两块鸡夹给了大姨。姥姥说起这一段,就愤愤不平,颇有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觉。
姥姥说,因为姥姥的耳朵有些背,电视上的声音也听不到,所以姥姥也看不懂电视,姥姥也不识字,所以姥姥不看书,也不听戏,因为听不懂。而大姨每次去陪姥姥的时候,大姨和姥姥一样,连电视遥控器都不会用。而且她也不会坐公共汽车,一般都是走路,连自行车都不会骑。姥姥对我说:“我和恁大姨两个人在屋里,像两个傻子一样,她不会开电视,不会换台。整天就像两个大傻子一样蹲在屋里。”
其实大姨也不是真傻,如果遇到她的孙子孙女要结婚,她忙不迭地赶紧通知这个那个,生怕别人不知道。可是当别人家有事的时候,大姨就装傻,她不但不通知她的儿女,她还为他们辩解说:他们都忙,不搁家。事实上没有谁去和她争什么,别人都习以为常了。谁家有个什么事,不管是红白喜事,一般都不会通知她了。
大姨不但在亲戚们的眼中,是个可有可无的人,而且在她的子女心目中,也差不多是个可有可无的人。这是可怜的大姨,又何尝不是她的子女们的悲哀呢?
版权声明:本文由迷失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