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里的奶奶

花香里的奶奶

辽钱散文2025-04-13 20:07:28
六月的一个清晨,阳台上的栀子终于开花了。莹白而泛着光泽的花朵在碧绿而硬朗的叶片中亭亭玉立,卓然盛开,安静而温柔地散发着清香。看着面前的花儿,夏雪突然伤感起来。夏雪酷爱栀子花。以前在乡下,栀子树几乎每户
六月的一个清晨,阳台上的栀子终于开花了。莹白而泛着光泽的花朵在碧绿而硬朗的叶片中亭亭玉立,卓然盛开,安静而温柔地散发着清香。看着面前的花儿,夏雪突然伤感起来。
夏雪酷爱栀子花。以前在乡下,栀子树几乎每户一株。花开时节,爱美的姑娘婆姨们在头发上、衣襟上都别着栀子,还有的人家连房间里,帐子里都垂挂着栀子花串,满室生香。
奶奶家有一株大大的栀子树,每天清晨都盛开好多,许多花瓣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娇媚可爱得让年幼的夏雪都舍不得摘它。后来随爸爸妈妈回城的时候,奶奶特意培植了一盆栀子送给她。又到了栀子飘香的时候,可是奶奶您在哪里呢?夏雪在心里叹了口气,背起画夹出了门。
画展还有一个星期就要举行了,可是夏雪还没有寻找到令她心动的素材。今天是周末,街上熙熙攘攘,十分热闹,小贩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夏雪夹在人群中,四处搜索着,突然她的眼睛一亮。
街角一个毫不起眼的小角落里,坐着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太太,沟壑纵横的脸上写满了沧桑。在她的面前,是一只小竹篓,里面开满了新鲜洁白的栀子。老太太穿着素旧的衣服,鬓角别着一朵栀子花,脸上一片淡定慈祥。奶奶要是还活着,应该也是这样的吧!夏雪禁不住走了过去。
“奶奶,您这栀子怎么卖?”夏雪问道。
“一块钱十朵。”
“奶奶,我把这花都买了,您让我给您画张画儿行吗?”
“画画?”老奶奶的眼睛里闪出异样的目光,上下打量着夏雪和她的画夹。她考虑了一会儿,狡黠地说,“要我答应你画画,那我的栀子花……就要涨价了。”她这样说的时候脸上的神色极不自然。
“涨价?”夏雪一时愣住了,她没有料到这样的变故。不过她很快反应过来,“那行,有要求您说。”
“你掏……五十块,这篓栀子就……都是你的。”老太太吞吞吐吐地说,似乎做了什么亏心事。
“行!”夏雪爽快地答应了。事实上她心里知道,竹篓里的栀子最多两百来朵,但是她丝毫不觉得老太太的要求过分。
老太太十分敬业,几乎是纹丝不动地在夏雪的画夹前坐了两个多小时。只是她的表情远没有夏雪初见时的自然淡定,这让夏雪有一点失望。第一次做模特的人都难免拘谨吧!她这样安慰自己。夏雪的脑海中浮现出奶奶和蔼慈祥的笑容,好像奶奶就坐在面前微笑地望着她。夏雪的内心充满了感动,她一气呵成,终于完成了参展作品《花香中的奶奶》。
临走前夏雪向老奶奶道谢,双手奉上50块钱:“谢谢奶奶,这是给您的报酬。我还有点事要先走,花我就不拿了,您带回去吧!”
老奶奶迟疑了很久才接过了钱,她似乎想说点什么,嘴唇动了动,却什么也没有说出来。她刚叫出声“姑娘”,可是夏雪已经消失在人海。
一个星期后,这条熙熙攘攘的街上依然人头攒动。特别是街角附近一个素来冷清的展厅,今天进出的人似乎特别多。老奶奶好奇地问旁边的人怎么回事。那人告诉他,展厅今天有画展,是为汶川大地震筹集善款。画展?善款?这两个词触动了老奶奶的某根神经。她怀着好奇颤颤巍巍地走进了展厅,里面挂满了大大小小的画儿。她认真地一幅一幅地看,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最后她在一幅画前停住了脚步——她在那幅画中看见了自己,皱纹密布的脸,慈祥淡定的笑容。那一篓洁白的栀子正安静地散发着芬芳。她的眼睛湿润了,因为她知道那天她的眼神并不如画中这样干净,神色也远没有这么从容。旁边一个戴眼镜的小姐解释说,此画的作者是本市一位很有前途的青年画家,这幅画是为缅怀她的奶奶而作的,而她的奶奶正是在这次地震中永远地去了,老奶奶愣住了。
就在展厅的门口,摆放着一个大大的募捐箱。每一个走出展厅的人都神色肃穆,自觉地掏出或多或少的钱放入其中。人们看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蹒跚地走了过去,双手颤抖地拿着50元钱,郑重地放了进去,那一瞬间,她佝偻的背似乎直了很多。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