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配里花为媒
无眠的城市点亮了夜的眼睛,绽放的焰火从一个未知的国度,讲述着一个个逝去已远的浪漫故事,我从隔离过几世的桑田沧浪而来,于一锅红豆里饱蘸着相思的苦楚,生不逢时的遗憾,终是消解不开混沌的臆测,轮回里,纵然一
无眠的城市点亮了夜的眼睛,绽放的焰火从一个未知的国度,讲述着一个个逝去已远的浪漫故事,我从隔离过几世的桑田沧浪而来,于一锅红豆里饱蘸着相思的苦楚,生不逢时的遗憾,终是消解不开混沌的臆测,轮回里,纵然一
女儿八岁多了,不知不觉间有了许多变化,写下来,做为日后的揶揄她的证据。现在的小妮子都有思想有眼光有胆识,做父母的,要提升自己的防卫水平,更要强化自己的教育的效能。好像还是在去年的时候,她仍然对动画片情
秋天,太美了!走进大自然领略无限的风光真让人心旷神怡。秋是收获的季节,田园里一片片金黄色的水稻在微风中摇摆,山坡上山核桃、板栗挂满了枝头,红红的柿子像别致精美的小灯笼将树压弯了腰,预示着又是一个丰收的
秋天的韵味在一场小雨之后渐渐变浓,现在的气温让人着实舒服了不少。喜欢这样阴雨连绵的天气,灰蒙蒙的天底下还有薄雾缭绕。安安静静的想一个人的心事,退去常日的浮躁与不安,在深夜,固守一份心情,一种祥和的美丽
此刻,我正坐在浩荡的春风里,眼前是娇艳欲滴的花朵,身前身后是蓬勃生长的嫩草,不远有树,绿得异常葱茏。再远一些有一条清澈的小河,河水饱满丰盈滋润着两岸丰美的水草,河中有大大小小的石头,小的在水下,大的则
他是同事的老公,母亲是同事的婆婆。我曾见过他母亲两次,虽次数不多,但一位母性对孩子的袒护,谦让,随和的品性却表现的淋漓精致。那么,随着我的笔,一起来认识这位老母亲。他父亲是一位老干部,母亲是一位地道的
在我18岁那年的冬天,我遇上一名叫易水寒的女子。寒,寒冷的寒。闻其名,自知是冰凉刺骨。如是,我爱上了那个字。便爱上那名女子。所以,我习惯叫她小寒。我,雪若。一个在网络中写字的女子。写的文字颓靡,温婉,
夜深了,总能触动人最敏感的弦!又是一个五月天,和先前的相比,这个五月很热,而且有时候让你分不清具体的季节,因为几乎每晚都会下雨,晨起却已阳光明媚,总给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错觉!这种季节上的错
睡着前,你还在我身旁;醒来时,假装你还在。夏止秋至,被驯服得乖巧的阳光荡开暖暖的黄色。草地上搁置一本精致的翻开的笔记本,黑色背景的纸张上那行略显的笨拙的荧光笔写的字,有种神经的错觉,比如那行字会突然变
谁说清明淡淡,青烟缭人间,来往悠悠秋去愁返还。溪水漫漫舒缓着心情,暗暗地向东流淌着默默地心绪,那种静静的感觉有一种说不出的思绪缠绕着我的心愁,几缕纸烟悄悄地飘过山峦幽进稀疏的林间里,仿佛我的身影已经飘
车快出县城的时候,上来一位二十六七岁的女孩,说是去终点站。由于正值高峰期,早已没了空位,她只好站着车门处等待。当时我刚好坐在第二排靠左的位置,只要一抬头就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这个女孩。只见她脚穿黑色长靴,
亲爱的爸爸妈妈、哥哥:上次哥哥写给我的信,我已经收到了,时光老人转眼已将你们对我的怀念和悲伤渐渐藏进了岁月的长河里了,在我离去的两个多月里不知道你们过得是否还好,妈妈,我虽然已经去到天堂了,但对你们的
我迷恋《七夜雪》。起初仅仅因着作者的名字,沧月,沧海月明珠有泪。些许古典些许忧伤,我喜欢有美丽姿态并且有文字天赋的女子。小夜,是那本小说的主角。小夜的不快乐,并不是因为她的天性使然。她缺乏快乐的源泉,
从秋到春,我终于从迷迷糊糊的梦境中走出,重新整理了相片,心平气和地补记在阳朔零碎的断章。人生旅途中美丽的风景此生都永远难以抹去,难忘那些萍水相逢的人们、一路灵秀的山水,还有我诸多的复杂感触。我对自己说
话说记者与樊科区、冯达举、杨朝柳以及北海市诗词楹联学会秘书长黄晨等诗书朋友,应原北流市环保局副局长徐日升的邀请,前不久一起驱车从玉林出发,前往徐日升的老家瓦坎田山庄考察。瓦坎田山庄,也叫瓦坎田生态文化
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得名。桃花岛,原名逃活岛,是一个离黄海不远的村庄。其实,桃花岛上并不是桃花遍开,而是只有两棵桃树。桃花村的村民,也并非以种桃、卖桃为生,而是以捕鱼为业。关于桃花岛的来历,有一个很动
终于喜欢上了其他人之后,我给她看写给你的诗,她不无嫉妒地说我写给她的没有写给你的好,我不禁黯然。我只能告诉她说这是用三年时光堆积出来的。三年里,具体为你写了多少诗,我从来没有计算过。我也不知道该恨你还
如果来得及,我们还可以在有生之年,绝望之前,重逢。你走了,却连一句关于我们点滴的文字也未曾记载。这尘世,确实是一片繁华,可我却只觉兵荒马乱、寸草不生。而我呢,也只是在其中流离、不得安生。---题记(一
这是我第一次在公写到她,很可能也是最后一次。那一夜,我们部门聚餐,难得的全员到齐。当时真是高兴,大口大口的吮吸着成瓶的啤酒,借此来发泄着一直以来压抑着的心情,大坝泄洪一般倾巢而出,像是要把整个人都掏空
《庄子·刻意》云:“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以人生在世,虚浮不定,故称人生为“浮生”。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云:“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续庄子之意,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