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长河镇地处杭州湾南畔,慈溪市西北部,明代古潮溏至七塘,乃至新杭州湾生态农庄是镇村民居地。长河是贤江之故乡,又是革命老根据地之一。余姚至庵东、慈溪市中横线公路贯穿本镇,文化路、贤江大道等在本镇内纵横交错
长河镇地处杭州湾南畔,慈溪市西北部,明代古潮溏至七塘,乃至新杭州湾生态农庄是镇村民居地。长河是贤江之故乡,又是革命老根据地之一。余姚至庵东、慈溪市中横线公路贯穿本镇,文化路、贤江大道等在本镇内纵横交错,交通便捷、人杰地灵、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因集市镇名俗为“长和市”,故以“和为贵”赢得天下,素有三北之一姚北“帽乡长河”之美誉,驰名中外。
本镇原属余姚,后属慈溪,已有五百多年悠久历史,从云柯(里)、云和、长和至长河乡镇名改称,人文荟萃,经济兴旺,环境优雅,政通人和,昌明盛世。本镇先以潮塘宁丰亭为中心的长河市形成史是一部筑塘围涂史,也是一部移民史和商贸发展史及海塘文化史。今围绕科学发展的经济强缜、生态城镇、文化名镇的建设目标,已在2003年进入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百强镇行列,2008年入围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千强镇行列等基础上,镇党委和政府正积极带领全镇人民创建全国文明镇,奋力推进现代化新型城镇和新农村文化建役,使长河新老镇民“长丰久富”奔向和谐小康社会,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贡献。
长河民间艺术戏曲之乡的历史发展,从明、清时期开始的草编业的发展,奠定了长河重要社会地位,从而促进了长河民间艺术戏曲文化的进一步发展。长河东街口石柱上刻联曰:“求见士农工商客,问道东西南北人。”,戏台后柱书着:“行行行行行行行,盛盛盛盛盛盛盛”,可知帽乡戏场所鼎沸拥挤的热闹场面和开演中节奏调和的乐器声,传播长河古文化的艺术魁力。中街上百货店铺林立,入夜汽灯光照如白昼,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笙歌不绝于市。帽乡诗曰:“长河草帽贸易名,古桥彻夜有人行”等佳句。并形成以宁丰亭为中心的闹市区,人称“小上海”。
民国时期,长河市已有本地小戏曲团形成,以工商界童光炎和草小学校卢维新及卢维治(浒山民众教育馆首任馆长)等为主。旧时庙会兰街演戏是群众的主要娱乐,长河自东向西有十一个,还有七个固定的戏台,每年演虾戏、麦冬戏、日莲戏、禁草戏等。本镇积极组队参与1936年的长天地区兰街鼎盛时期文化活动。戏曲先以姚北民间盛行的绍剧(绍兴大班)为主,后发展到姚剧(滩簧)、越剧(的笃班)等,演出频繁,但多与敬神祀祖有关,一月迎春戏,二月“礼拜”戏,三月清明和庙会戏,五月端午戏,六月旱龙王戏,七月半太平戏,十月祀祖戏等,在药王殿、潮神殿、得一亭、宁丰亭和马凉亭等戏台,一年到头都有戏演。并邀请绍兴大班到长河演出。抗日战争时期,有民众教育馆师生和战时合作社社员,帽乡组织抗日宣传队,联合演出抗日救亡戏曲。
解放后,随着政治、经济生活的不断提高,人民迫切要求改善文化生活,为充分表达翻身得解放的喜悦心情,1950年垫桥村的熊予瑛、张士珍等13个男女青年自发组建歌舞队,扭秧歌、唱翻身道情等文艺节目,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干部的重视。1951年垫桥乡组建剧团,委任张金木为团长,演越剧折子戏、小歌舞、独角戏等形式,紧跟形势,自编自演。组建剧团,且缺少资金,就动员民兵、青年把耕种土改复查出来的“黑”地的收入和年终合伙车鱼所得的辛苦钱来维持。道具因陋就简,头上包一条毛巾即登台演“盘夫索夫”;还有人到宁波莫枝堰等地去拾狗屎时顺手牵羊剥脱庵廟里泥菩萨的衣袍来充当戏服。剧团要发展,演出要提高,人才很重要。于是发动了打一场惜才、爱才、挖才的基础仗:缺少导演,把邻村的越剧小生吴桂苗请来,缺少花旦,50多岁的熊传怀不辞辛劳多次奔波10多里外的高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终于感动了严素芬。后来剧团还为她牵线搭桥,与人结成姻缘,落户垫桥。人心齐,泰山移!剧团成员在骨干的带动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总以“戏比天大”为己任,出演中众志成城无人拉后腿,如小丑张志茂,儿子落水溺死,尸首还摊在晒花埭,他擦一擦眼泪就跟着剧团去演出。戏德的好坏关系到剧团的生命和声誉,因此剧团很重视这方面的教育。剧团也是个培养人才的摇篮,通过磨炼有部份青年进入了行政部门和有关单位,并担负一定的领导职务。该团曾在本市和余姚、上虞等县(市)的二百余个乡镇演出。大多在春节和秋收后农闲时,村民自愿集资或村集体出资邀戏班演出。作为一个农村剧团,几十年来,经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一直势头良好,不容易啊!究其原因,其中一条就是剧本自编自演。俗话说:“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有了好的剧本,为演出成功就有了良好基础。前期编剧熊传怀先生(1902—1974),当时他已年过半百,是个文弱书生,出身是商人,家曾开过“祥兴”花行,因此被人称为“祥兴阿怀”,曾做过小学教师,终年穿一身衣衫。他是个热衷草根文化的“土秀才”,亲自为剧团物色人才奔波外地,专心致志全身心地投入到剧团中,不知熬过多少日日夜夜,先后编写了时装戏“兄弟参军”、“东三塘”等和古装戏“真假太后”、“过五关斩六将”等剧本共31只(注1)。他还亲自登台与干尧荣、朱才法同台演出,而且演出非常成功。由于绍剧曲调高亢激扬,很受农民的喜爱,1953年改演绍剧,规模也越来越大。遗憾的是熊老先生所编的剧本,除“全民皆兵”外,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唯恐连累都付之一炬,实在是可惜啊!他在病榻上临死前语重心长地说:“我看这么大的中国,只有八只样板戏是远远不够的,古装戏迟早还是要恢复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他的预言完全正确。文革后,后起之秀吴兆祥接过了熊传怀先生的衣钵,他是个有作为的农民。只读过五年小学,由于他刻苦钻研,认真探索,奋勇上进,担任过大队主要干部,能写能算,善说会道,在农村来说是个文武双全、智商很高的人才。新编了“智斩刘豫”、“两妯娌”等剧本28只(注2),还在继续编写。他们虽然是农村剧团,都有爱业敬业精神,认真钻研业务,演技水平很是不错。1962年随着事业的发展,在巩固老团的基础上,着手培养新手。杨巨良等人组建小班(俗称垫桥绍剧二团),接着各村建立农村俱乐部,以演现代小戏为主,剧团骨干下村参加俱乐部。由于人员分散,这对垫桥剧团来说有不小影响。垫桥绍剧团多年来逢年过节或在农闲期间为本地老百姓无偿演出,同时还到余姚魏家、界牌头、建塘等外地演出都获得很高的评价。还经常参加上级组织的会演和汇报演出,并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