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自国内22家涉毒三聚氰胺奶粉事件被央视曝光揭露之后,全国近日相继查实,已有六条幼小生命被三聚氰胺吞噬,仅北京市查出的由三聚氰胺致病的患儿已达1008个,而全国共有六千多嗷嗷待哺的婴幼儿被收进了各地病房
自国内22家涉毒三聚氰胺奶粉事件被央视曝光揭露之后,全国近日相继查实,已有六条幼小生命被三聚氰胺吞噬,仅北京市查出的由三聚氰胺致病的患儿已达1008个,而全国共有六千多嗷嗷待哺的婴幼儿被收进了各地病房,染病的无辜婴儿之众,国人如何不发揪心剧痛!奶粉行列的问题企业高达百分之二十,著名国产品牌几乎一网打尽。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以身试法的阵容如此之豪华、庞大,令世人咂舌。而有持无恐首当其冲者,系三鹿含毒奶粉。
号称具有60多年历史的民族知名企业三鹿集团,以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为资本,以列入“国家免检产品”且有“1100道检测关”为遮羞布,以“值得妈妈信赖”的广告词鸣锣开道,自吹自擂“过硬的产品质量和科学、严谨的过程管理”,结果?大白于天下的情况是,其奶制品之三聚氰胺含量高达2563mg/kg之巨,所染罪孽之深重,令人发指!
致人于非命的三聚氰胺悄然现身于中国乳制品行列,又轰然爆炸于中国食品市场,是否称中国食品业之惊天大丑闻?无论是抓几个没名没姓的奶农当替死鬼,还是把三鹿的掌门人田文华阿姨投入大牢,甚或是给罪恶滔天的三鹿贴上永世不得翻身的关门封条,这些如今看来,于三鹿都称些微之举了。人命关天,何以情堪于那些幼小的亡灵?数以千万计的年轻母亲们言奶粉色变,更有满世界义愤填膺的奶制品消费者,说奶粉惶惶不可终日,人们在愤怒责问中国乳制业和监管机构的同时,中国乳制业和监管机构于国人的信用度,已经跌入到了历史底谷,这是一种可怕的民族情绪!
说亡羊补牢,对于再三铤而走险的三鹿,已然丧失意义;说前车之鉴,以死亡的孩子作代价,是否太过残忍?不过,我注意到政府已经收缴了诸如三鹿、蒙牛、伊利以及光明牛奶等知名品牌免检的“尚方宝剑”,国家质检总局收回了昔日成命,于政府行政的意义看,其亡羊补牢一举,还是值得喝彩!但面对如此大范围大数量的婴幼儿致病致死的严重局面,国家质检总局该负何责?相关主要负责人又该担何责?
今天,毒奶粉这般伤天害理的行为,不仅在国内造成了千夫所指的万世骂名,而且在国际上也产生了不可挽回的恶劣影响。作为行政负责制的最高形式,中国质检部门的最高长官,是否该主动考虑解甲归田了?这也是一种体面的“谢罪”方式。其实,不日前,山西省原省长孟学农,面对山西溃坝事故中漂浮的二百多具尸首,他不但公开向死难者家属作了深深地鞠躬和道歉,而且在9月14日主动辞去了省长一职。无独有偶,由于“毒大米”事件造成的灾难性影响,日本农林水产省大臣太田诚一,也于9月19日辞去大臣职务,以向国民作出诚恳的交代和谢罪。
其实,引咎辞职是一种为官的品质,是一种渎职后的良心发现,当然也是不悖有关条款的。按照《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第十五条之规定,作为国家质检总局的掌门人,在毒奶粉事件中,当应负有监管不力之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多少年来,给予大型名牌企业之名牌产品一把尚方宝剑,以获免检特权,这当然是国家对大型企业的关爱和对其产品质量的信任,而决不是对其产品管理的放纵。
然而,眼下的事实又如何呢?除了让人寒心还有何?在市场经济的巨大利益诱惑下,三鹿之流抛弃了严格的质量监管制度,相应质量检测部门姑息养奸,终酿成大祸。试想,连三鹿、蒙牛、伊利以及光明这般有头有脸的企业都在不同程度地谋财害命,那还有多少企业能做到行列自律?如此,给无良食品企业大开绿灯,发放免检特权,无异于拿芸芸众生的生命开玩笑!

目下,牛奶制造业风声鹤唳,牛奶消费市场草木皆兵。几个奶制品大户的免检特权被国家质检部门悉数收回,这或可理解成国家质检部门的一个基本姿态,然而,仅仅只有这种亡羊补牢式的姿态是远远不够的!以前屡屡发现过的那些免检带来的问题,各位“相邦”们都是心知肚明的,甚至几可说路人皆知。但是,只要不死人,只要不死太多的人,如何惊动得了大衙,孰料如今风云突变,三鹿及其难兄难弟成了过街之老鼠,上上下下的“相邦”们也忙得手足无措,我就有点觉得,那些渎职的“相邦”们的“大限”是不是该到了?
“相邦”是谁?“相邦”即今天大大小小的李长江们。“相邦”的祖宗来自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上之第一“相邦”是秦国丞相吕不韦。据《周礼·考工记》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有了国家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测的年审制度以及政府官员的质量负责制度。该套制度最早的制定者就是春秋时期的秦相吕不韦。吕不韦不光是秦国质量检测的最高长官,而且身体力行,也操“相邦”的具体工作。在兵马俑坑中的兵器上面所刻写的文字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人便是“相邦吕不韦”。
春秋之初,齐、晋、秦、楚等国相互约定,所制造之产品,要“取其用,不取其数”,这大略就是祖先们最初之质量观。在原材料的选取,制造程序,加工方法以及质量检验,甚至连检验方法等诸多方面,都有了细致而统一的标准和规定,以保证产品“坚好便用”。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有名的“物勒工名”者,正是秦国之一朝大相吕不韦。在对产品质量的年审中,除要求每件产品做工考究,工艺精湛之外,“物勒工名”即还要求在产品上刻下制造者的名字,以防止以次充好和仿冒行为,以此来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这大略就是祖先们最初之商标意识了。
经过四年的准备和不懈努力,吕不韦终于在秦国率先实行了质量检测监督制度。每年10月份,对其各郡、县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查。“工师较功,陈祭器……必功效为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并规定,凡质量低劣,不合标准者,不得投放使用,以确保产品质量达到“功效”。如果发现产品质量十分低劣,坑害了使用者,则由负责检验的“相邦”写出鉴定结果,提出对责任者的惩罚建议,并责令责任者查明原因,制定改进措施,保证不再制造、出售劣质产品,否则,“举族连坐,豪产抄没、充盈府库”。
近日来,中国的当代“相邦”们已经对三鹿、蒙牛等牛奶产品写出了鉴定结果,发现109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中,有22家企业69批次婴幼儿奶粉含有三聚氰胺,蒙牛、伊利、光明的液态奶也含有三聚氰胺。但是,对恶行累累之三鹿,是否“必行其罪”以惩处?这两日尚不见太清晰的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