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过良渚的昨天
京官下乡,福兮祸兮?对于我这个刚走马上任,分管文物保护工作的小县官来讲,真是忧心忡忡。良渚是有着5000年文明的圣地,境内几十平方公里分布着50多处遗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国家申遗预备清单
京官下乡,福兮祸兮?对于我这个刚走马上任,分管文物保护工作的小县官来讲,真是忧心忡忡。良渚是有着5000年文明的圣地,境内几十平方公里分布着50多处遗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国家申遗预备清单。可是十多年前的良渚遗址区却是浓浓尘埃漫天飞扬,几十家石矿采石爆破声此起彼伏,先圣的亡灵在震颤,在哭泣。那年,我亲自到杭州笕桥机场迎接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处长。他下了飞机就摆着脸,一肚子的不高兴,看上去要发火的样子。我只好以热贴冷迎了上去,请他上车。车上的空气凝固了,还没等我作自我介绍,他就“咆哮”开了:“你们余杭的官员还管不管事儿?从飞机上俯视,良渚快成秃子了!”真不巧,从北京到杭州笕桥机场的航线正好要途经良渚遗址群,那些石矿就像一支支烟囱冒着滚滚浓烟,飞机上看得一清二楚。听我的前任说,几年前去北京国家文物局联系工作,一谈起良渚遗址文保处长就格外激动,好像是对待自己的亲儿女,特别宠爱。所以,每次飞赴杭州,他都要选一个靠舷窗的位置,以便飞机降临杭州上空时看看他的“孩子”是否仍然遭受愚昧者的伤害。文保处长是个个性十分鲜明的人,在良渚遗址保护区内开矿采石一直来是他最痛的心结,每次到余杭,他都要把有关责任人员叫到遗址现场,指着那些被破坏的痕迹大声斥责,一点不留情面。而今天,他又一次地大发雷霆,我心里感到十分委屈,毕竟我是刚到岗的新手啊!但设身处地想想,也只好自认倒霉,谁让我分管这块工作,他不朝我发火,朝谁去发火呢?
翌日,我胆战心惊地陪同文保处长去良渚遗址走走。他登上莫角山遗址东张张、西望望,眺望远处弥漫着的硝烟,遮云蔽日,铅灰色的天仿佛要压下来一般。再侧耳听听一阵阵震耳欲聋的开炮声,他一脸凝重,无奈地摇摇头,两颗泪珠慢慢地滑落下来。他像一尊肃穆的雕像,久久地伫立在莫角山丘上,任凭泪水爬满他的脸颊。我们站在旁边,心情格外沉重,自责像利剑一般穿透了我的心。据说以前文保处长每次登上莫角山都像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那样兴奋,他会如数家珍般的向我们炫耀瑶山祭坛遗址当年的辉煌、反山遗址出土了中国最大的玉琮王、土垣遗址也许是彼时的城墙等等、等等。末了,他便指点江山,慷慨激昂:“良渚遗址是咱们中国独一无二的,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她的申遗当之无愧!”而现在,看着他这种又失望又悲伤的神色,而自己身为守土有责的分管领导,却在倾国之宝惨受蹂躏面前麻木不仁,想到这些真是无地自容啊!
我进政府工作很幸运,碰到了我们的好班长。政府一把手全力支持保护良渚遗址工作,对于分管这项工作的我来讲是莫大的鼓舞。可是,良渚遗址从三十年代发现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利益熏心驱使那些敛财奴们不顾国法,丧心病狂地盗挖国宝级文物;贪婪无知的滥采使得这里的环境遭到肆无忌惮的破坏。可以说,良渚遗址从走进人们的视野起,无时不刻地遭受多面夹击,这片可怜的土地承载着多少人为的创伤?!如今,几十年形成的既成事实要在我们的手里一朝改变,谈何容易?班长为之而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全体班子成员为之而献计献策,大家一致认为当务之急就是要打击盗挖文物和保护环境,并且后者比前者更难。然而,纵有千难万险也难不倒责任政府,班长斩钉截铁地说:“无论如何也要把良渚遗址保下来,否则我们有愧于老百姓、有愧于老祖宗、有愧于5000年文明啊!”
我们的决心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的肯定,通过上下联动,遗址区公安派出所很快地建立起来了。小学校腾出来了,挂上了“瑶山派出所”的牌子,配备了精良的人员和现代化的设施。公安干警日夜巡逻、严密监视,狠狠打击盗挖倒卖文物的违法行为,吓得那些犯罪分子闻风丧胆,从根本上解决了国宝的安全问题。
最恼头的是环境保护。这里的老百姓一辈子靠石头吃饭,要关闭所有的石矿,就等于砸了老百姓的饭碗;要拿出上亿元的资金安顿老百姓的生活、生产,实现产业的转移,钱从何处来?我们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也无计可施,坐在办公室里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必须深入第一线问计于民。曾记得班长带领我们踏勘了良渚遗址区内大大小小的文物点,只见紧挨着文物点的是一个个断崖残壁的石矿,一片片的山石哗啦啦地倒下来,隆隆的轧石机张开血盆大口把人类文明撕得粉碎。痛哉!痛惜之余更多的是唤起了一份责任,今日再不保护,国宝将在中国版图上消失,时不我待啊!于是我们召开全镇、村党员干部大会,统一了思想,必须立即关停所有的石矿,必须解决涉及当地群众切身利益的生产生活问题。曾记得多少个黎明与黄昏,由党员干部组成的工作小组在田头、在路上、在家里,分头做群众思想工作。听骂声、受怨气、甚至吃闭门羹,苦不堪言;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五次、六次,累无怨言。终于真心换来了真情,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面前,绝大多数群众选择了前者。还记得石矿停止开采后,上百辆运石的卡车和拖拉机断了生机,怒气冲冲的司机们开车把“清理整顿石矿指挥部”堵得严严实实,我们忍辱负屈、忍饥挨饿,进行说服劝导,开展艰苦谈判,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终于化解了围困。最终,我们的汗滴和泪水换来了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从此,良渚遗址焕发了新生:开炮声消失了,硝烟匿迹了,尘埃清除了,碎石机不再呼啸了,这位千疮百孔的巨人渐渐地支撑起伟岸的身躯展示在世人面前。我们运用现代科技在光秃秃的山体上进行覆绿尝试,取得经验后大面积推广,那些山体、宕口慢慢开始绿起来。几年的努力,良渚遗址面貌改观,清溪缓缓流出绿影,蓝天悠悠飘着白云,好像一位久藏闺阁的新娘掀开了朦胧的面纱,露出清新靓丽的玉颜。
历史在进步,21世纪的人们思想观念革故鼎新,良渚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摆到了从未有过的重要位置。新一届区领导高瞻远瞩,把保护和利用良渚遗址,建设余杭美丽洲作为抓手,推进区域工作良性发展。首先制定良渚遗址保护区规划,分门别类设定目标:遗址核心区必须严防死守,不容丝毫侵蚀;建设控制区限制无序建设;景观协调区重在与良渚遗址风格的匹配。你看,造型别致的良渚文化博物院坐落在千荷碧水之滨,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学者、游客。昔日机声隆隆浓烟四起的工厂改造成了幽静高尚的玉产业文化园。
版权声明:本文由迷失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江南·四月:慢慢行,细思量
下一篇:小村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