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健康”比黄金重要,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这是世人皆知的道理。但究竟什么是健康就不一定人人都能给出精确的答案了。WHO(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准确定义是健康的身体、健康心理以及和谐的人际关
“健康”比黄金重要,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这是世人皆知的道理。但究竟什么是健康就不一定人人都能给出精确的答案了。WHO(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准确定义是健康的身体、健康心理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健康三要素是辨证统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整体。强健的身体是根基,它为心理健康和人际和谐相处提供生命基础,而健康的心理和融洽的人际关系又为强身健体提供精神滋补。可纵观周围(包括我自己)的退休老人由于不能全面把握健康的理念,没有处理好健康“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导致了种种“亚健康”的状况,直接降低了“银发族”的生活质量,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老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有的失去了工作岗位;还有的失去了“职权”。少数人对失去的“权位”恋恋不舍,心常戚戚,悲观失望,大有一种“落寞感”,非要谋个“一官半职”才心安理得,这样的人由于心理不健康,严重影响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还有少数老人退下来后喜欢和别人比待遇比收入比威风,越比越灰心,最后比到“火葬场”去了。另外有些老人在工作岗位上忙忙碌碌惯了,忽然退下来觉得无聊,于是千方百计找路子“发挥余热”,退休几年从未闲着,比上班时还忙呢!他们不顾客观规律,不自知之明“廉颇老矣”的事实。有的还兼职了几份工作,整天忙得像个陀螺,活脱就是当代版的“华威先生”,到头来把自己忙进医院,不久就撒手人寰,如此这般的透支自己的身体,实在是得不偿失。
针对以上现象,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要树立四个正确观念。首先是“舍得观”。俗话说,有舍才有得。党和政府出于对老人的关心,到了年龄就规定退休并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一般老人没了岗位;一些带职位的领导干部同时还失去了官位。没了岗位和官位,可有了“息位”,可在家伺花养草、含饴弄孙,到名山大川旅游,快意山水,踏青、垂钓、遛鸟,说唱逗笑,琴棋书画,优哉游哉。在“息位”上养好身体给子女做好后勤服务工作,使他们腾出精力更好地为马鞍山建设和发展多做贡献,回报党和政府的关怀;对失去了“官位”的领导,大可不必有“落寞感”,“无官一身轻”这样你就可以心悦诚服地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了,逍遥自在快活似神仙。古人云:“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整天恋官追权,气大伤身,火攻肝肾,何苦来哉?
其次是树立正确的“比较观”。俗话说,知足者常乐,人比人气死人。我们千万不能和别人比退休工资和待遇,这样的“横向比”,会越比越灰心,要学会“纵向比”跟自己的以前比,就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比自己以前的收入、比那些还不如自己的人,这样就会越比越坦荡,越比越快乐,心理快乐身体就健康,就会越活越年轻。
再次是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观”。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不是靠请客送礼打造的,而是人与人心灵的交融、真诚相处、热情待人而铸就的。人老了都退休了,世事更洞明,人情更炼达,万事都要悠着点。千万不能再逞强好胜、凡事居高临下、舍我其谁,不可一世。要学会宽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诗人裴多芬有诗曰“比大海宽广的是天地,比天地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宽广的是人的胸怀”。老人们要做笑佛,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小口长笑天下可笑之人。这样就会处好人际关系,使老人快乐度过晚年、延年益寿。
四是要正确对待“老有所为”。“老有所为”发挥余热是党和政府历来倡导的。但凡事得有个度,“过度有为”就“无为”了。一张一弛乃健康之道,人到晚年,精力、体力和智力不能和青壮年相比,不服老是不行的。当然适当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对健康来说也是大有益助的,生命在于运动嘛!但太忙了,就像炉膛里的柴薪塞得太多,火就要熄灭了。有人对我忠言相劝:该息息了,言简意赅,发人深省。老有所为、适可而止,善莫大焉!
最后,我愿以赵朴初老人的“诗作”《宽心谣》结束全文:“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莫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每月领取养老钱,多也喜欢,少也喜欢/早晚操劳勤锻炼,忙也乐观闲也乐观/心宽体健养天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我愿与所有退休老人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