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专栏·传媒杂谈】报道:年轻女子披麻戴孝为逝者家属“代哭”,个把小时就能挣到千元左右。专业“代哭”团队现身武汉新洲,一些能歌善舞的女子组成团队,忙于应酬婚嫁、祝寿、丧葬等红白喜事,生意十分红火。亲属表
【专栏·传媒杂谈】报道:年轻女子披麻戴孝为逝者家属“代哭”,个把小时就能挣到千元左右。专业“代哭”团队现身武汉新洲,一些能歌善舞的女子组成团队,忙于应酬婚嫁、祝寿、丧葬等红白喜事,生意十分红火。亲属表示请“代哭”团既为缅怀逝者,也为营造氛围(11月8日长江商报)。亲人逝去,儿女亲友发自内心的哭声,寄托着对逝者的哀思和留恋,是一种古老的民俗。现实之中,竟然由此催生一个“代哭”行业,而且大有市场,让人不免唏嘘: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面对亲人离逝,难道连哭的心情都没有了?人们说现在假货多,就连哭都是假的,还有什么不能作假。
代哭团队由三人组成,一人负责用三轮车拖着音箱伴奏,一人负责打架子鼓并现场收钱协调,另一人则专门负责哭诉内容。只要你出得起钱,要如何哭都行。明码标价,每小时200元,另加烟酒之类也不可少。主家钱多,可多用几小时,钱少,可少用几小时,但起价200元是底线。一天赶几场,几十人吃上了这样的“文艺”饭。她哭完之后,头一转,就笑着与边上的人说话,哭笑也就在一瞬间。有人问年轻女子你与他家无亲无雇,怎么突然哭的出眼泪来呢?她笑着说道:“我们出门就把风油精抹点在手指上,手往眼睛一擦拭,不哭眼泪也要出来,效果毕真。”代哭现象,是旧民俗的新变种,哭时如唱歌,因此又名“哭歌”。边哭边说,如唱沪剧般抑扬顿挫,一字一顿。每个身份,各有一套唱词。现在,不少人在办理老人丧事时,喜欢大操大办。花钱雇人代哭只是其中一例,还有请人搭台唱戏、吹吹打打,安排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的应有尽有。还有专给逝者烧麻将牌、小洋楼,甚至烧二奶的。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形式主义、互相攀比的心理作怪,是借死人为活人脸上贴金。这种有悖社会风气的哭丧服务、排场之风不要也罢。何况,在公共场所搭设灵棚、摆设花圈、吹奏鼓乐、办理丧事,更会妨碍公共秩序。
哭,无非是想营造一种悲伤的气氛。表达子女的孝道之心,哭声应当是情感真实的自然流露,力戒虚伪做作。但在代哭的背后,却反映了当事者对孝道的曲解。请人代哭花费不菲,既是一种铺张浪费,也少了“孟姜女哭长城”的哀愁,没了“泪飞顿作倾盆雨”的真情。充斥其中的只有浓烈的商业气息和庸俗的金钱交易,一滴泪,几块钱。代哭者的泪水中只有金钱在纷飞,哪怕哭的虚情假意,赚得却是货真价实。当身边的亲人撒手人寰驾鹤西去时,家属悲痛之余,在经济条件和社会能力允许的范围内,让逝者走得体面点、风光点、热闹点,诚然无可厚非。通过一定的方式,寄托对故人的哀思和留恋,此乃人之常情。亲友哭泣就是其中一种,对悲伤者的心理也是一种疏导和安慰,也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宣泄。如果专门请人提供职业化的哭丧服务,来代替或者引导那些处在可哭可不哭状态下的亲友落泪,这样的眼泪假的很,显然失去了哭丧的应有之义。
爹娘死后,做女儿的哭一哭,是情理之中的事,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儿是女都会伤心,都会流泪,至于哭出声来,哭得有腔有调,那就大不一样了。我们这里有句俚语:“女儿哭真心实意,媳妇哭虚情假意,儿子哭惊天动地(言其干嚎),女婿哭老驴放屁”。还是女儿的哭最重要,会哭不会哭,只是一个人的个性问题,只是寄托哀思的一种形式而已。哭声是否响亮,并不是代表后人孝心深浅的指标。请人哭丧只是做给别人看的表演,与人的伤心并没有什么直接关联,丧事操办人也不能指望依靠陌生人的哭泣服务来抚平自己对亲人辞世的悲情。何况,“职业代哭服务”给人的感觉就是出于市场的需要,和赚钱的需要而上演的作秀闹剧,并没有真诚可言,靠别人的引导诱发出的眼泪还是眼泪吗?几十年的亲情能请别人代替吗?这样的代哭实际上是对孝道的玷污。找人代哭,让步入天国的人也免不了要受当今社会的这种虚假风气的侵扰。
在市场经济日益成熟的今天,亲人逝去时,家属是否雇人代哭,又是否有人愿意被雇代哭,整体上也可算作理性经济人的自由选择行为,旁人没必要过多的指手画脚。但如果把雇人哭灵贴上孝道的标签,却总觉得其间散发出一种怪异的味道。亲人逝去后悲痛的心情是代哭者无法体会的,其眼泪也是代哭者无法替代的,其间的一切更是金钱无法发酵的。哭声陌生化,眼泪外人化,亲情金钱化,假如逝者能够听到和感知到,恐怕也会觉得不习惯和不自然。代哭是一种无关真情的现场表演,本质上与电视里演员的哭无任何差别。它的最大价值在于通过努力逼迫自己的泪腺,把眼泪商品化、货币化。至于代哭者所说的送别逝者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则显得过于堂皇了。毕竟在这个社会里,没有那个正常人会吃饱了没事干,不请自来地为与自己毫无瓜葛的逝者披麻戴孝并痛哭流涕。如果我们对此作进一步的追问与探讨,代哭者在家属极为悲痛的语境和氛围中,却把自己的心赤裸裸地朝向逝者家属口袋里的钞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代哭还有点像“鳄鱼的眼泪”。当然,我们必须承认,代哭者也很不容易,如果不是生活所迫,恐怕也不会去做这种事情。她们在灵堂之上,不能以“招之即来”的眼泪和感人至深的“哭词”,拨动死者亲属以及送葬者内心深处的恻隐之弦,催人泪下,别人也不会买帐。她们如果不会煽情,哭的时候不会感动别人,不但没有市场,还会让人笑话。
代哭现象,虽然是生活中你情我愿的生意和买卖,但一些哭丧活动影响了他人安宁。哭声通过扩音器传出,加上吹奏的丧乐声,引来附近居民和上百名路人聚集围观,造成交通一度拥堵。这种代哭的高分贝噪音,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影响很大,民众很反感。还有一些哭丧专业户借机索要高额酬金,甚至敲诈勒索,污染了社会风气,影响了新农村建设,对这些哭丧者,有关部门应当坚决予以打击。当然,要想制止请人代哭这种另类现象,最主要还是靠当事者良心发现,转变观念,别让自己的亲情被代哭的眼泪稀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厚养薄葬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只要在老人生着时尽了孝道和赡养之责,死时也就不会太过悲伤。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子女想好好孝敬父母,父母却不在人世,这是人生的一大遗憾。父母还在,能好好孝敬父母,是人生一大幸福。在现代社会,不管节日、生日还是平日,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父母子女间的深情、关爱都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