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小说 > 文章内容


导读:(一)每年的六月十八日左右,一般都是朱子华老家的初中生中考的日子,往往在这几天都会下雨,考生们也不胜其烦。恰恰这时候,农村正处于夏季大忙,既是麦收时节,又要忙着水稻插秧,所以每到这时候农村老家总是忙的
(一)
每年的六月十八日左右,一般都是朱子华老家的初中生中考的日子,往往在这几天都会下雨,考生们也不胜其烦。恰恰这时候,农村正处于夏季大忙,既是麦收时节,又要忙着水稻插秧,所以每到这时候农村老家总是忙的不可开交。
因为去年春节单位忙着加班,朱子华就在南方的苏州市过年,没回家。可是就在大年三十的下午3点多钟的时候,朱子华本村的小舅子打来电话,说他父母合葬的公墓不见了,也就是朱子华的岳父母的坟被别人挖了,这还得了?朱子华的小舅子在电话里言语显得十分急迫,也很气愤,发疯点火地要把当地的所有的公墓都给平了,甚至扬言要组织人马到乡政府县政府闹事,朱子华一边在电话里安慰着,一边许诺说等过年后,六月份,回家来看看,专门来处理这个事。要他暂时不要着急,做事千万不要做的太过分了。
十九日,朱子华在单位请了假,把单位里的事情安排好,就坐上了开往老家的长途大巴。
在沿海高速上开了将近5个小时后,长途客车就进入了老家所在的那个乡镇,他从车窗向外望去,时不时地看到路边挂在两棵树之间的红底白字的横幅。有的上面写着“谁放一把火,谁进派出所。”有的上面写着“谁烧一把火,拘留又罚款。”
看到这些横幅上的标语,朱子华苦笑着摇摇头,头脑里冒出一个词:人权。
长途客车到了终点站,满满一车都是在南方打工,现在回家参加农忙的乡亲们,扛着大包小包纷纷下车,朱子华是最后一个下的车。
下车后,他从裤兜里掏出手机,看了一下时间,已经是下午的4点多钟了,决定先回家看看已经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岳父母的坟墓问题明天去公墓看看再说。毕竟活人比死人重要。于是招招手,一辆三轮车在他面前停了下来,花了10块钱,到了老家。俗话说:“妈妈在,家就在。”想想自己常年在外,对母亲照顾的不多,心里有些愧疚。幸亏有大嫂二嫂还有弟媳她们三个妯娌在家照应,老母亲在他们家轮流过日子,每家4个月,按农历算。有时候遇到在哪家过,那个月多一天或者少一天,妯娌们还吱吱歪歪,又是哪家讨巧了一天,哪家吃亏了一天等等,但是不论怎么说,毕竟在她们家能过下去,也就不错了,也不容易了,用弟媳的话说,还没象本村的孙二狗家那样虐待老人,最后老人死无葬身之地。
刚下三轮车,大嫂二嫂弟媳和隔壁邻居谭五的老婆,正坐在谭五家的墙边阴凉处聊天,大嫂最先看到朱子华的到来,站起来说:“哎呀,这不是他三叔嘛,回来了?”二嫂和弟媳也跟着哼了一声,谭五的老婆说:“‘在外发财的人回来了。
朱子华笑着和她们一一打了个招呼,大嫂说:“你大哥去打麻将了,要不要我去叫他回来?”
朱子华说:“不用不用了,人家正在场子上,搅了人家的局总是不好意思的。”
二嫂说:“要我说啊,他三叔啊,还有一个老妈妈在,也八十多了,有时间就多陪陪你妈,好好服侍服侍,趁她现在还没死,你也尽尽儿子的孝心,不要等到她死了以后,百老归西了,你再鬼哭狼嚎的,嘴张圆了嚎,到那时候嚎有什么用啊?”
朱子华一脸的尴尬,连连说:“是是是。二嫂说的对。这次来就是看看老妈妈的,你们三个妯娌辛苦了,有劳你们了。”
话音刚落,弟媳接过话,连说带笑地说:“唉,要我说,他三大爷啊,这些客气话也就不要多说了,每年你们家给我们三家的每家800块钱补贴实在是太少了,起码要翻一倍啊,再这样下去,我们也不服侍了,你自己看着办吧。”
说完还嘻嘻地笑着,其它三个女人也跟着没心没肺地笑起来。

(二)
朱子华正手足无措,本村的郑桐跨着大步,火急火燎地来到他们面前,郑桐四十多岁,和朱子华从小就一起长大,也是儿时的小伙伴,只不过郑桐小学没念完就不念了。现在就在村子里混。
一眼看到朱子华回来,郑桐客气地说:“哎呀,子华回来了啊。”
说完从怀里掏出一包红南京,动作麻利地抽出两根,其中的一根,把香烟的过滤嘴的一端朝着朱子华,递给了他,又迅速地给朱子华点上了火,接着自己点着了。嘴里吐出长长的一股烟,说:“我来是有事找你们几位女人的。”
众女人异口同声问:“什么事?”
二嫂说:“肯定你妈B的没什么好事。”
谭五的老婆说“你妈B的有好事能想到我们啊?”
郑桐也不生气,嘿嘿笑着说:“嗨,你还别说,这次还真的有好事。”
大嫂说:“什么好事?有屁快放,别在这嚼舌头根子。”
郑桐说:“从明天起,跟我们去县里上访。”
“上访?为什么事啊?关我们什么事啊?”二嫂说道。
郑桐说:“你们先听我把话说完啊,这个呢,从明天起,去县城,每天早出晚归,有专门的大巴车接送,中午就在县城吃个盒饭,10块钱的,只要你们人去就行了,不要你哭也不要你闹的,每天每人50块钱。你们看,这不是好事吗?”
弟媳还是那样快人快语的:“你真是会放屁,这时候,农村哪家不是在大忙啊,哪家有空跟你去县城啊?对啊,你还没说为的是什么事呢?”
郑桐说:“麦子不还没收呢吗?有的人家收了,麦子还没干浆,有点早了,我估计还要再晒一两个太阳,反正你们现在在家也没事,不如跟我们去,算是帮帮忙,有饭吃还有钱拿啊。事情吗,也是为我们村的事,咱们从隔壁村小港村也借来了一些人。咱本村的人手才80多人,人手不够,所以来找你们的。”
弟媳穷追不舍地道:“那每天50块钱太少了,鬼才跟你去呢。起码也要60.”
郑桐有点哭笑不得:“我已经联系了100多个人了,我跟他们都说好了的,每人每天50的,总不能就你们几个60吧?”
弟媳道:“你个猪脑子啊,那你不能也和其他人说一下,统一的,每人60.不就行了吗?”
郑桐想了想,横了心,牙一咬,脚一跺:“60就60,说定了,明天上午8点,大巴车会来接你们的。”
说完,侧过身来,伸出手和朱子华握了一下:“天不早了,我还有几家要去跑,我要赶快去,老同学,我就不陪你了。”说完匆匆告别,还不忘回过头来叮嘱几位女人道:“别忘了啊,明天上午8点啊,准时啊。”
二嫂笑骂道:“知道了,唠叨死了。”
朱子华刚要和四位女人道别,去看看现在正住在前面一排弟弟家的老妈妈,这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