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小说 > 文章内容


导读:大学生活在我的记忆中是灰色的,从来不会刻意去回忆,也不愿想起那段难忘的经历。十多年过去了,也许是经历了太多的酸甜苦辣,也许是人生阅历的丰富,近来回忆我的大学生活,也充满了阳光,也有斑斓的色彩。在大学校
大学生活在我的记忆中是灰色的,从来不会刻意去回忆,也不愿想起那段难忘的经历。十多年过去了,也许是经历了太多的酸甜苦辣,也许是人生阅历的丰富,近来回忆我的大学生活,也充满了阳光,也有斑斓的色彩。
在大学校园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吃在同济,住在交大,玩在复旦,爱在华师大”。师大的景色之美是整个城市闻名的,被誉为“花园学校”。在师大的校园里,有山有水,清清的河水围绕着整个校园,把校区自然的分成了两个部分,我们称之为河东河西。河边的小路是青石板路,河边是整齐的垂杨柳。夏日里坐在河边,杨柳枝轻轻的涤荡在水面上,划出道道的波纹,在阳光下闪着磷光。微风起时,树枝摩挲着你的脸庞,真的好像母亲的手,温柔而又充满了爱意。
河流的另一端是一座人工搭建的假山,假山里边的小路弯弯曲曲,偶尔在犄角旮旯处出现了一个石桌两个小凳,这是不是专门为那些热恋中的男女准备的呢?这里是师大有名的一处景致,被誉为“夏雨鸣蝉”,这个小小的假山也被河水环绕,被赋予了一个浪漫的名字——夏雨岛。
河流的东岸,是一条径直通向学校大门的柏油马路,路的两旁是南方城市常见的树木,法国梧桐。梧桐树的叶子宽大而厚实,在炎炎的夏日,走在校园的这条路上,没有了太阳的炙热,剩下的就是浪漫的心情了。走在路上的姑娘们,穿着款式开放的各色连衣裙,五彩缤纷,仅这些就构成了这条路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加之草坪,野花,灌木,校园中随处可见,与周围的楼房,庭榭构成了别致的景色。
也许是这样的环境容易让这些年轻的学子碰撞出爱的火花,也许是师大相对于其他几个工科院校学习任务较轻,所以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的情况下,校园里的莘莘学子开始寻找自己可以依靠的肩膀,可以互诉衷肠的心灵。那时候的大学校园里,已经有了很多成双成对的倩影。每每看到一对对的情侣们花前月下,情意绵绵;看到痴心的男孩儿手持鲜花等在女生宿舍门前;看到外出实习的时候男孩儿为女孩儿拎包,为女孩儿买饭。难免心生羡慕,暗自思量自己将来能找到一个什么样的如意郎君?
但是在那个年代里,在我成长的环境中,我有着深深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我最大的愿望就是集中精力学习,将来能找到好的接收单位,为家里分忧解难。而对于同伴们的这些浪漫之事,报之以羡慕,付之于一笑,我决不会付诸于行动。
也许是这样的信念影响了我的行动,使得我在同学们中间显得有些冷僻孤傲,后来听说很多人给我起外号“冷美人”“冰美人”,等等。其实个中滋味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没有资格,也没有精力和那些花枝招展的女同伴们相比,她们的生活无忧无虑。由于我是家中的长女,我有更多的责任和压力,我的成长环境不允许我为所欲为,做任何事情要三思而后行。如果你不是家中的长子长女,这种压力大概很难理解。虽然我远在外地,不能为家里做一些实际的工作,但是我的脑海中总是闪现出农村的父母农田里辛勤劳作的身影,闪现出他们为了给我凑学费而出现的愁容,自然有些念头就消失了。
然而现在回想起来,我并不后悔,大学里我虽然没有收获爱情,但是我觉得我收获了友情,纯真的友情。
他,我们班里的团支书,个头不高,说话带着明显的南方口音,两只眼睛放射着智慧与热情的光芒,为人热心正直,工作能力学习成绩都令班里同学佩服和羡慕。到了三年级四年级的时候,班里大多数的男孩女孩儿都有了自己心仪的朋友。然而,他,却还是形单影只!为什么我不得而知。
我只记得在我最后一年担任班长的时候,我俩的工作默契,他为班里做事情很多。而且经常照顾我这个唯一的女班委,由于我们系的特点,要经常野外实习,每次外出实习,大家都是三三两两的结伴而行,我和我宿舍的姐妹们在一起,偶尔她们都被男孩子拉走了,我只有独自欣赏山下的风景,欣赏路边的野花。这时候总是看到他会出现在我身边,和我聊天,拉家常,偶尔开开玩笑。我也觉得很愉快,毕竟我们是合作伙伴!节假日组织活动,都是他跑前跑后,耐心细致地组织管理,我倒成了他的副手!我们彼此的了解大概也就是在最后一年。临近毕业,同学们纷纷留言作为纪念,我不知道有多少同学给了我留言,只记得他的留言中有一句:“怎么能够忘记文雅而又婉约的女班长呢!”
后来,我大学毕业来到了北京,而他上了研究生!来到北京,我就很少和原来的同学联系,包括他。我想忘掉我的大学生活,忘掉那段灰色的时光,重新开辟我的一片天地。直到一年后我结婚,他不知从那里得到的消息,给我发来了贺信。当时他的落款是“弟弟”。看到他的贺信,我很感动也很惊讶,感动我离开大学以后,还有人能够记得我,还有人给我发贺信,而给我发信的竟然是我们班里唯一的一个做了四年团支书的同学,是一个令大家都赞扬的同学,是一个辅导员非常看好的同学,惊讶的是他怎么会知道的?我没有给任何同学消息。不过还是很感激他!
我从毕业以后,就没想过要再回母校,所以当时我觉得根本不可能还会见到他,我昔日的同窗,合作的伙伴!我认为凭借他的才华,他的智慧,他肯定会出国的。因为当时中国大学生出国是一个很流行的趋势。然而,却没有。后来他告诉我,他要考中科院的博士,需要我给他这个弟弟准备资料,帮他去见一见导师。对于他的请求,我当然是不遗余力地要帮忙。我跑书店、跑研究院;给老师打电话,帮他说明情况,请求老师帮忙。终于,他来到了北京。
来到了北京后我见到他,见到三年前的同学,没有发现有什么变化,仍然是那个热情聪慧的小伙子,禁不住激动万分,想不到三年后还会有我的同学来北京与我做伴儿。我问他为什么不选择出国,他说中国、北京有更好的发展前途。以后不走了吗?估计不会再走了,这里是最后一站了。听到他的回答,我竟然莫名的高兴了好久。
刚来的时候,我们见过几次面。后来大概有两年没有见面,只有短信联系,因为他太忙了,读完了博士又在清华大学读了博士后。我知道后开玩笑对他说,你读书要读多久啊?该结婚了哦!他却笑笑,说还没时间考虑呢。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能考虑。
是的,说是在北京工作,其实他呆在北京的日子太短了,经常是全国各地考察。然而,每逢节假日,总有一条思念的短信从他的手机上传来,不管他是在海南,还是在宁夏